【消防】日常火災防范知識普及之農村火災防范
農村火災多發的原因
1、人為火災。如小孩玩火不慎、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火災。農村由于各種原因,對小孩的看管不到位,而小孩又缺乏安全意識,學習大人平時燒荒或是玩耍時引發火災。
2、電器線路老化短路引發火災。農村房屋大多修建時間長,對電線線路缺少必要的維護保養和更換。加上修建時只為方便或者實用,亂拉亂接現象普遍。
3、燒荒引發火災。村民在田地焚燒甘蔗秸稈、稻草、樹葉時,如有風吹,容易形成跳躍小火,并引燃周邊的可燃物,導致火災。
4、清明祭掃引發火災。農村祭掃活動常在山林地帶,而且處于春季風干物燥時節,枯草、殘枝、落葉一般堆積較厚。祭掃時,燒紙、焚香、點香燭等動火活動增加,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引發山林火災。
安全提示
1、離開房屋時不要在屋內留有燃燒的蚊香,不要將燃燒的蚊香置于可燃物附近。
2、煤、柴爐灶扒出的爐灰,最好放在爐坑內,如急需外倒,要用水將余火澆滅,以防余火引著可燃物或死灰復燃。
3、要加強對老人、小孩等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教育,將火柴、打火機放在小孩夠不著的地方。
4、不要隨意焚燒甘蔗秸桿、稻草、垃圾、樹葉等雜物。
5、村民家中的液化氣罐要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使用。要經常檢查閥門、軟管等部件是否破損老化。使用液化氣灶時應有人照看,防止沸水澆滅灶火,造成液化氣泄漏。
6、提倡文明祭掃,不要在山上祭掃時吸煙、燃放煙花爆竹。燒紙錢之前要清理干凈周邊的枯枝落葉等可燃物。燒完紙錢后要將灰燼清理干凈,以免死灰復燃。切記要等紙錢、香燭等余火燃盡方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