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力市場化改革有新突破:將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昨天舉行的電力體制改革吹風會傳出信息:我國將開展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意在加快探索建立市場化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意味著在時間軸上電力交易品種進一步完善。會議還提出下一步將總結一些地方放開配售電業務的經驗,樹立一批成功的售電公司典型,表明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競爭主體更多了,售電側也在進一步放開。
“建立電力現貨市場意義重大,有利于通過市場機制發現電力價格,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目前國內電力供應總體寬松,具備多方面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良好條件。”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梁昌新表示,將在2018年底前啟動現貨交易試點,選擇部分區域和省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研究建立以中長期交易規避風險、以現貨交易發現價格的電力市場體系。
隨著電力改革的逐步深化,推動電力中長期交易面臨的計劃調度和市場交易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通過試點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研究建立以中長期交易規避風險、現貨交易發現價格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以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作為電改“九號文”的6個配套文件之一,《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中對于電力現貨交易設定的初期目標,是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逐步建立以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市場化電力電量平衡機制。遠期目標則是建立以中長期交易作為市場交易主體的避險工具,以現貨市場發現價格、實現電力經濟調度,交易品種齊全、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市場體系。
在具體實施方面,《實施意見》強調將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競爭性環節電價,與擴大直接交易主體范圍和電量規模以及建立市場化跨省跨區交易機制協同推進。
梁昌新表示,要在《實施意見》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出臺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積極為形成競爭充分、開放有序的市場體系創造條件。借鑒成熟市場經驗,結合試點地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市場規則、建立容錯機制等。
吹風會還透露,將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2017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力爭達到全社會用電量的35%以上。一位公用環保事業資深研究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市場化交易電量已超過20%,有的地區甚至已接近30%。曾鳴告訴記者,相關目標不難實現,未來市場化交易電量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巡視員王強在吹風會上表示,自備電廠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將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查處違法違規建設的自備電廠,全面清理自備電廠欠繳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
曾鳴認為,應該督促所有自備電廠公平承擔社會責任。自備電廠主要集中在鋼鐵、電解鋁、石油化工和水泥等高載能行業,相關部門將對自備電廠進行全面規范,也意味著依賴自備電廠的工業企業成本將受到較大影響。
記者從與會人士處還了解到,會議還要求下一步總結一些地方放開配售電業務的經驗,樹立一批成功的售電公司典型,培育若干個售電公司品牌,發揮示范作用。
曾鳴告訴記者,此前開展大用戶直購電交易,只有部分電廠和某些用電大戶參與到電力市場交易中,現在有更多中小用戶通過委托售電公司參與到市場交易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競爭主體更多了。售電公司除了售電,還將提供更多的綜合能源服務。此次會議提及售電公司,表明售電側也在進一步放開。
記者另悉,國家發改委7月26日將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輸配電價改革及價格市場化程度測算有關情況。第3批14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核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將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截至目前,已批復輸配電價水平的第1批、第2批共18個省級電網及深圳電網,累計核減電網準許收入300多億元,降價空間全部用于降低工商業電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