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2015年我國消防產業總體規模將達2373億元
相比之下,美國三大消防巨頭市占率超過30%。國內大型消防企業營收規模遠低于市場規模的1%,以銷售規模500萬元以下的小公司為主,行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依靠關系型營銷,以價格戰為主,競爭激烈。
“消防行業涉及公共安全,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隨著國家和民眾對消防的日益重視,公司對消防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面對天津大爆炸事件,天廣消防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作為消防企業,我們對本次火災爆炸事故深感痛心。公司已通過天津子公司向當地消防部隊捐贈了一批滅火救援器材。”
值得關注的是,在安防和消防領域,一系列產能格局的重新構建正在展開。
根據中研普華的調研數據,2010年我國的消防產業總體規模約為1180億元,按照15%的年增長率計算,到2015年總體規模將達到2373億元。
其中,以自動氣體滅火系統為例,根據北京華經視點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研究數據,2010-2012年我國自動氣體滅火系統的市場容量分別為64.2億元、75.1億元和87.9億元,預計2015年市場容量將超過130億元。
此外,2015年9月1日起將實施新的強制性認證消防產品目錄,氣體滅火設備產品位列其中,此目錄的實施,將會是一次行業整頓的良機。屆時,一批規模小,生產經營不規范的廠商將會被淘汰。
對此,堅瑞消防一位證券部人士認為,新政的實施將有助消防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行業龍頭企業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此前,全國4000余家消防器材產品生產企業,前30家消防企業市占率不到10%。
行業龍頭集中度提升
對此,東方證券分析師王東冬表示,自1986年第一批民營企業進入消防行業開始,過去將近30年時間,消防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已經超過5000家,行業市場空間測算超過3000億。
但我國的消防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在受重視程度方面還是在下游各行業的投入程度方面均有較大的差距。
“截至目前,國內消防產業實際的產業規模卻不到2000億,這其中很主要的一個原因便在于消防實際投入并未達到相關規定的要求,而這也導致在重大火災事故發生時,往往因為建設投入不達標,導致慘痛的結局出現。”王東冬稱。“因此,隨著政府對消防行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市場化發展越來越成熟,我們認為中國的消防行業還將在未來5-10年經歷穩定的高增長階段,未來年均增速有望達到15%-20%。相關的龍頭企業則有望受益于品牌、資金、市場等各方面的優勢,獲得超行業增長的發展。”
王東冬認為,消防行業及龍頭公司的發展契機主要來自于以下幾方面:一是下游需求的增長;二是政策法規推進促使消防產業實際投入加大,靠近理論產業規模;三是產業集中度低,龍頭企業利用各方面優勢,獲取超行業增長。
王東冬表示,僅從建筑消防投入這點分析,如果各級政府能夠強制實行相關規劃和規定要求的消防投入占比,那么在下游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消防產業規模就可將近翻倍。
另據2010年的統計數據,超過5000萬銷售規模的企業占比僅6.2%。國內除天廣消防、堅瑞消防、中國消防企業集團、首安工業消防等大型消防企業外,營業額上億的企業為數并不多。
此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安部、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的公告2014年第12號——《關于部分消防產品3C認證實施的公告》,自2015年9月1日起,對部分消防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其中包括氣體滅火設備產品。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標注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前述堅瑞消防證券部人士稱,本次強制認證規定實施后,將會淘汰眾多不合格的中小企業,緩解市場惡性競爭的生態環境,將對公司S型氣溶膠滅火產品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利于該產品的未來發展。
此外,隨著國內消防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對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社會各界聚焦于消防安全,人民群眾的消防意識也大大增強。因此,國內消防行業蘊含著巨大的機會消防產業蓬勃發展,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消防企業忙擴產能
實際上,作為消防行業龍頭企業,包括堅瑞消防、天廣消防、海倫哲在內的消防上市公司無不都在采取手段擴充產能,以提升市場占有率。
對此,海倫哲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子公司格拉曼近兩年累計銷售收入約5億元,目前已排到行業前10名,但是目前存在產能不足和生產條件相對較差的問題,今年年初的訂單已經超過兩個億了,急需新生產基地建成。格拉曼消防類生產資質齊全,產品線齊全,60米高度以下的所有消防車都可以生產。
該人士稱,公司收購上海茸航后,在松江獲得74.5畝的土地,松江區政府已經出面協調,我們預計最快明年6、7月份能搬進新廠房。建設新廠區可以提升公司形象,客戶訂單成交率明顯提高、新廠房將采用部分智能制造技術和裝備,大大提高公司制造水平及產能利用率。
國金證券分析師潘貽立指出,“海倫哲消防車新基地建設項目開始啟動解決了后顧之憂。目前,新生產基地除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報監、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3項審批尚在進行外,其余各項審批手續均已基本完成,預計8月初可以開工建設,最快明年三季度能投入生產。”
“屆時,此建設項目2018年達產后,年產各類智能化高端消防滅火機器人、搶險救援機器人、舉高噴射和強臂破拆多功能消防車等可達850臺,年營業收入為70875萬元,在國內智能消防車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進入前五位。”潘貽立表示。
而天廣消防早在去年6月即實施了非公開發行,公司以8.88元/股的價格,共增發5644萬股,共募集5.01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南安、天津消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以及營銷網絡與系統的建設。
長城證券分析師王飛稱,產能方面,公司增發募集資金的1.75億繼續投向天津基地用于后續建設、2.95億用于南安三期建設,天津基地的研發大樓和2萬平米,兩項目達產后,預計新增產能為之前的4倍。
“后續天津基地仍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進一步擴大產能,如果市場開拓順利,天津的規劃產能有望達到10億元的產值規模。”王東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