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智能電網乘風“互聯網+” 稀有金屬迎來新機遇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指導意見》再次讓智能電網成為行業討論的熱點。與此同時,分布式光伏也被推到臺前。業內認為,智能電網將促進分布式光伏消納,智能電網的發展正在成為解決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難問題的重要舉措。隨著智能電網發展指導意見的印發,分布式光伏或將進入快車道。而作為智能電網和光伏組件的重要原料,稀有金屬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該指導意見,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安全可靠、開放兼容、雙向互動、高效經濟、清潔環保的智能電網體系,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此意見提出要實現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各種清潔能源的充分消納,加快微電網建設,推動分布式光伏、微燃機及余熱余壓等多種分布式電源的廣泛接入和有效互動,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能源結構調整。
專家表示,分布式能源與智能電網關系密切,二者相輔相成,卻又相互制約。智能電網的建設能夠滿足分布式能源的入網,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靈活地接入電網;而分布式能源隨著近年來技術的不斷改進能夠成功并網也讓人們對智能電網有了更多的期待?梢,分布式能源一方面制約著智能電網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將促進智能電網實現更大的進步。
智能電網助力分布式能源“破繭而出”的同時,也給光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以漢能的薄膜發電技術為例,近兩年隨著薄膜發電技術轉化率的不斷提高,其低成本和多元化的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且其很多優勢(輕柔等)是晶硅所不具備的,更適合安裝在建筑屋頂、農業大棚甚至車船應用等分布式領域。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核心裝置傳感器主要由鍺、碲化鉛、砷化鎵等等材料構成;而近期大熱的多元化合物光伏組件主要包括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和銅銦硒太陽能電池等。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太陽能中心主任此前表示,只要電網放開接入,那么中國的分布式發電將會迎來井噴式增長,并預計會占據中國電力市場30%的份額。與此同時,薄膜發電作為分布式發電的最重要形式,預計到2020年,全球薄膜光伏產業將會占據太陽能發電市場的40%以上,屆時薄膜和晶體硅的市場規模將達到伯仲之間。
無論是鍺、碲、鎵還是銅、銦、硒都屬于稀有稀散資源,是我國的優勢資源。因其稀缺性以及應用領域的廣泛性,稀有金屬逐漸受到國家和地方的重視。在2011年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并將相關稀有金屬上市以后,中國的稀有金屬產業得到了新的發展。如今,泛亞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泛融網也將要上市鍺、硒和碲,相信借這場”互聯網+”的東風,整個產業又將面臨新的機遇。